随着2022年录取工作的有序进行,已有越来越多的考生通过合理填报志愿,被心仪的院校和专业录取。 然而也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刚结束时,就因为种种原因,想要打电话到高校、教育招生考试院申请退档,或选择开学时不去大学报到。 那么,到底会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考生想申请退档?申请退档到底能不能通过?被录取了但开学不去报到有没有什么影响?一起跟随创新学校小编来看看吧。
根据招生政策规定:“填报志愿结束后,考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放弃志愿”。同理,招生高校也不得以考生自愿放弃志愿为由退档。即考生报志愿被录取后不得申请退档,省级招办和高校也无权同意退档。 关于“考生被录取后,如对录取的院校和专业不满意,是否可以退档换录?”的问题,也有明确说明:每一名考生只有一次录取机会。对按考生本人志愿或经高校征得考生本人同意后被录取的考生(包括在高考统考前已被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),当年不得换档再次录取。所以,考生当年一但被一所大学录取,则不会再被其它大学录取。如果不想去被录取的大学而想去上别的大学,则只能升学重来。但是,为什么每年都会有考生会想要申请退档,或者直接选择升学呢?其实考生和家长在被大学录取后想申请退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,一般来说,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:
1.气候问题(比如觉得南方夏天热、冬天不供暖;北方冬天天寒地冻,温度太低,不能适应)2.学费情况(比如没提前了解清楚专业的收费标准,觉得学费太高)3.离家远近(比如部分考生不想去离家乡比较远的城市读书)5.随意填报(比如报志愿时,只是试着玩的,并不是真心想去)6.别人做主(比如是家长做主报的志愿,孩子不愿意,或是学长学姐支的招,本人反悔了)7.服从调剂(为提高被录取概率,勾选了服从调剂,但被录取的专业实在是个人不感兴趣的专业)8.学校没分清(部分学校的校名相似度极高,考生一旦粗心,就可能会选错)9.专业因素(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大学的各个专业,盲目跟风报考热门专业或者随意选专业,详细了解之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)10.觉得高考没发挥好(觉得自己高考没发挥好或者还有提升空间,升学一年可以用更高的成绩读更好的大学) 以上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考生和家长在被大学录取后不想去就读,而往后的高考生则一定要引以为戒,在志愿填报时就避免这些问题,否则可能后悔莫及。 因为不能换档重录,所以很多考生在被不喜欢的大学或专业录取后,会在“读大学”和“升学”之间徘徊不定。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:如果被高校录取后不去读大学,会有什么后果?会对升学后的来年高考产生负面影响吗?